近年来,“汉语热”热遍全球,对外汉语老师也随之成为炙手可热的职业,收入颇丰。但据记者了解,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公派汉语教师难度可不小,要科班出身,还得“身怀绝技”。
“你应该到我儿子学校教汉语”
2007年初,当年轻的汉语教师严蕾准备入境美国时,她还没真正踏上美国领土就感受到了扑面而来的“汉语热”。而向她问长问短的,就是平日里不苟言笑的海关官员。
伴随着一年胜过一年的“汉语热”,和严蕾有相似经历的人还有很多。3月19日,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(汉办)主任许琳介绍,2006年中国国家汉办向80个国家派出教师1004人,向34个国家派出志愿者教师1050人。
回想起年初在美国入境时的情形,严蕾觉得实在是份难得的记忆。当时,海关官员进行例行提问后,忽然发现严蕾是汉语教师,于是问:“你为什么要到大学教汉语?”严蕾正思忖怎么回答,生怕被美国海关拒绝入境,没想到,官员又放话了:“你真该去我儿子的学校教汉语。”“为什么?”“他们学校太需要汉语老师了,现在只有两个,可是很多孩子都想学。”
严蕾还没反应过来。海关官员又说:“他们学校工资很高的!”说着,掏出一张纸“这是学校网址,你可以去看看,或者给我发邮件。去我儿子的学校吧。”面对一脸真诚的官员,严蕾只得答应会好好考虑。
公派汉语教师年薪30万
年前刚刚从韩国完成教学工作的小宋告诉记者,她不会韩语,但在韩国几乎没遇到什么障碍,有不少韩国人都会说简单的汉语。比如到商场,服务员看到她是中国人,会指着化妆品试用装说:“这个,免费的。”超市里搞促销的人会指着商品,一字一顿地说:“这个,有赠送。”有些个体小店里,老板还会冷不丁冒出一句:“很便宜!”刚到韩国,小宋经常被路人脱口而出的汉语吓一大跳。
在调查过程中,记者了解到,公派出国的汉语教师待遇非常好。一般,当地教育部门不但安排住宿,让他们享受与所在学校教师相同的待遇,还专门给他们配翻译。韩国福利待遇与国内相似,每到节日,小宋都能大件小件地从学校领不少东西。
据了解,一部分公派汉语教师年薪能够达到30万人民币,志愿者每月也能有七八百美元的收入。不仅在国外,国内汉语教师的收入也相当可观,一些从事汉语教学的资深名师,课时费可以达到150-200元人民币。
能否当老师,学生说了算
优厚的待遇让不少年轻人青睐对外汉语教师这个职业。现在,国内大小汉语教师培训班遍地都是。但由于缺乏监管,有些地方还很难让人满意。教师水平参差不齐就是个大问题。据了解,有些地方连本科在校生也出来“捞世界”,所谓的“老师”根本没什么教学经验。
记者的一位朋友就曾在某私立汉语学校看到一位从山东来的老师。此人操着浓重的山东口音,连中国人都听不清他在说什么,就更别提留学生了。后来,在学生的抗议之下,他才离开了学校。
业内人士告诉记者,汉语老师特别是能辅导HSK(中国汉语水平考试)的老师并不像想象中那样简单,如不是科班出身,很难把复杂的汉语语法现象讲清楚。
为了防止有人“混水摸鱼”,现在对外汉语教师的面试越来越严格了。很多学校都放弃了传统的面试方式,而是让求职的人直接上讲坛给学生试讲,由学生来决定求职者的去留。
学历高,还要“身怀绝技”
为规范教师队伍,2004年,国家汉办颁布施行了《汉语作为外语教学能力认定办法》,经过认定达到标准的人,可以获得初级、中级和高级三类《汉语作为外语教学能力证书》。
这证书可真不好拿。拥有中文系硕士学历的小全在某学院教汉语,虽然还不到30岁,她已有好几年教学经验了。她曾在2005年参加过一次考试,最让她头疼的就是《对外汉语教学理论与实践》。小全认真复习了一年,结果遗憾地只考了59分。小全告诉记者:“卷面上80分都是理论,而且大部分是XX学说、流派的起源,和具体教学几乎没有关联。我身边不少有经验的老师也都没考过。”
据了解,去年汉办选派的几名对外汉语推广教师不但学历高(都是博士),而且个个“身怀绝技”,有的会唱京剧,有的会打太极拳,还有的会书法、会古筝……
目前,国家汉办正加紧建立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的教学标准和教师标准,有了这个标准后,直接从海外招考的教师可能成为海外汉语教学的主流。
活跃的老师最受学生欢迎
虽然还没拿到《证书》,但小全仍是学院最有人气的老师。她的秘籍就是讲课时表情丰富,连唱带跳甚至还有表演。一个韩国学生告诉记者:“汉语本来就很难,特别希望老师能把课堂变得有意思一点儿。有些很难理解的成语,小全老师就表演给大家看,我们一下子就记住了。”
小全说,实实在在地帮学生通过HSK也是争取学生信任的重要一环。曾有一个12岁的韩国小孩,刚来中国时只会拼音和简单的“汉语301句”,经过小全几个月的辅导后,一下子就通过了HSK7级(初中级一共8级)。基本能用中文与人交流。家长对小全十分感激。
对外汉语教学还算是新兴行业,不少制度尚有待改进。小全告诉记者,很多留学生用汉语和人交流没问题了,就把目标就放在了考中国名牌大学上。但目前没有针对外国人的规范的辅导材料,而且各个学校招生规则也不一样,很多老师只能根据各高校网上公布的大纲和自己的经验来教学,十分没有准儿。
推广汉语就是推广文化
前不久,国家汉办主任许琳访问了埃及。让她颇有感触的是,埃及一所大学把全国汉语的老师都借来,却依然不够,不得不开设了周末课堂、夜间课堂……只要老师有时间教,就有一批批学生来学。在美国,有2400所中学要求开汉语课。印尼则要求中学都要开汉语课。德国还把汉语纳入许多州的中学会考科目。
许琳表示,由于财政和签证问题,向所有需要的地方派驻汉语老师显然不现实。而且,旧的对外汉语教师考核标准也已不适应新的需要。许琳说:“以前派出去的老师都在国外大学的中文系,相当一部分老师一点外语都不会;但现在更需要汉语老师的是社会和中小学,是向零起点的学生教授中文,这就需要老师不仅会教学,还得有市场开拓能力,公共关系能力。现在,已不是简单的汉语教学推广了,而是汉语国际推广,其中包括文化推广。”(李静)